会务动态

产融一周看点

来源:创新产业融合促进会  时间:2025-01-22

产业资讯



航空航天


我国首次实现液氧煤油火箭发动机“一日三试”

1月19日消息,据央视新闻报道,今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六院 165 所抱龙峪试验区成功实现了液氧煤油火箭发动机“一日三试”。这是国内首次实现两型液氧煤油火箭发动机“一日三试”,标志着我国新一代运载火箭主动力发动机适应批产交付的试验验证的能力再获提升,将有力支撑未来长征系列火箭高密度发射。(来源:IT之家)



国产“云行”超音速飞机发布:乘波体气动布局,2027 年原型机首飞

1 月19日消息,四川凌空天行科技有限公司官宣于1 月20 日14:00 举行“云行”超音速飞机产品发布会。该型发动机推力超过 400 公斤,在 20 公里以上高空实现了 4 倍音速飞行。发动机采用了爆震燃烧技术,引入模块化设计,官方宣称“在临近空间高速飞行领域拥有巨大的商业应用潜力”。(来源:IT之家)



低空经济


中科星图低空云发布:支持城市上空飞行空域管控、态势监视、计划管理等

1月18日,中科星图发布低空新战略和星图低空云V1.0版本新产品。星图低空云是基于数字地球十圈层数据及天基卫星的数据供给能力,以数字地球超级计算机为支撑,以G-DGGS与GeoSOT空域网格剖分双引擎为核心驱动力,打造的“低空一朵云”即低空场景下的综合性服务平台。平台为生态合作伙伴提供低空数据与算力底座,为政府低空监管部门空域管理、飞行管控、企业服务提供全方位解决方案。(来源:界面新闻)



安全防护用具


我会理事单位——优普泰精彩亮相2025中东(迪拜)国际安防设备与技术展览会

2025年中东(迪拜)国际消防器材及应急救援展览会INTERSEC,于2025年1月14日~16日在迪拜世界贸易中心(DWTC)举行。优普泰作为热防护领域的领军企业应邀参加,向全球各界人士展示了优普泰的最新产品与技术。(来源:优普泰微信公众号)



新能源


世界已完工最大单体电化学储能项目在沙特投产,中国电建参与设计

1 月19日消息,世界已完工项目中最大单体电化学储能项目 —— 沙特比沙 500 兆瓦 / 2000 兆瓦时电化学储能项目近日投产送电,该项目由中国电建参与设计。项目位于沙特阿拉伯南部边陲重镇比沙堡,距离红海约 160 公里,一期建设规模为 500 兆瓦 / 2000 兆瓦时。中国电建所属湖北工程公司参与设计。项目建成后,能够为当地提供灵活的电能调峰服务,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促进可再生能源的消纳,配合风、光等新能源发电方式,平衡其波动性和间歇性。(来源:IT之家)



超大功率陆上12.5兆瓦风电机组在中车松原基地下线

1月19日,国内应用于沙戈荒地区的超大功率等级风电机组——“凌风号”在吉林中车松原基地成功下线。“凌风号”超大功率陆上12.5兆瓦风电机组是国内首个下线的12兆瓦级陆上风电机组,功率等级可实现11兆瓦-14兆瓦的柔性配置,风轮直径可拓展至超过250米。以年均风速7.5m/s计算,“凌风号”单台机组每年可发电约3800万度,与上一代机组相比可提升15%以上,相当于节约标准煤1.5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3.6万吨,有效提升沙戈荒地区风资源利用率。(来源:中国日报网)



人工智能与机器人


中国面壁智能发布MiniCPM-o 2.6全模态模型,性能比肩主流多模态大模型

1月16日消息,中国人工智能企业面壁智能推出MiniCPM-o 2.6端侧全模态模型。该模型采用端到端多模态架构,也是首个支持在iPad等端侧设备上进行多模态实时交互流式的多模态大模型,可同时处理文本、图像、音频和视频等多种类型的数据,并生成高质量文本和语音输出。(来源:IT之家)



哥伦比亚大学研究人员开发新型 AI 模型,可精准预测人体细胞基因表达

1月12日消息,哥伦比亚大学瓦格洛斯医学院的研究团队开发了一种新型人工智能(AI)模型 ——“通用表达转换器”(GET),能够准确预测任何人类细胞中的基因活性,从而揭示细胞的内部机制。这一研究成果发表在最新一期的《自然》杂志上,有望彻底改变科学家研究癌症、遗传疾病等的方式。(来源:IT之家)



生物产业


我国科学家发布迄今最精细黑猩猩脑部“地图”

1月14日电,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14日对外宣布,该所脑网络组研究团队领衔中外多个科研机构,最新研究绘制并发布国际上迄今最精细的黑猩猩脑图谱——黑猩猩脑网络组图谱,将助力跨物种研究人脑演化。同时,为促进全球科研人员开展合作研究,研究团队已公开黑猩猩脑网络组图谱的相关数据文件。(来源:中新社北京)



政策支持


工信部等十四部门:加强极端场景应急通信能力建设,推动地下空间信号增强等极端场景适用重点技术研发

1 月 17 日消息,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十四部门今日发布《关于加强极端场景应急通信能力建设的意见》。《意见》提出,聚焦信息通信新技术,通过国家、部省科技重大专项和重点研发计划支持应急通信关键技术攻关突破。推动跨运营商应急漫游、无人机空中通信、室内定位导航、地下空间信号增强等适用于极端场景的重点技术研发,加快推进人工智能、通信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以及安全技术应用,满足应急通信能力现代化升级演进需要(来源:IT之家)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培育新增长点繁荣文化和旅游消费的若干措施》的通知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进一步培育新增长点繁荣文化和旅游消费的若干措施》的通知,通知指出发挥文化赋能、旅游带动作用,深化“文旅+百业”、“百业+文旅”,提升产品供给能力,丰富消费业态和场景,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增强人民群众文化获得感、幸福感,着力把文化旅游业培育成为支柱产业,提出6个方面18项具体措施。(来源:中国政府网)



《深圳市关于推动电子商务加快发展的若干措施》

近日,深圳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深圳市关于推动电子商务加快发展的若干措施》(简称《若干措施》),围绕壮大电商市场主体、扩大创新示范作用、加大转型赋能力度、完善要素资源配置、厚培营商环境土壤等5个方面,提出20条具体措施,旨在进一步深化电子商务在各领域融合创新应用,加快推进电子商务产业高质量发展。(来源:深圳商务)



大湾区经济资讯


广东高新技术企业约7.7万家,数量居全国首位

1月15日下午,广东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举行首场记者会,邀请省直部门负责人就推动产业科技互促双强相关议题回答记者提问,展示广东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新成效。广东省科技厅厅长王月琴介绍,广东区域创新综合能力连续8年全国第一,高新技术企业约7.7万家,居全国首位,研发经费支出、研发人员数量等主要科技指标都保持在全国首位。(来源:深圳新闻网)



深圳重返内地外贸城市首位!出口实现32连冠

2024年深圳市进出口4.5万亿元,首次突破4万亿元,时隔9年重返内地外贸城市首位,同比(下同)增长16.4%,增速分别较全国、全省快11.4个、6.6个百分点。进口、出口均为历史新高,其中,出口2.81万亿元,增长14.6%,实现32连冠;进口1.69万亿元,增长19.6%。(来源:南方网)



去年深圳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6万亿元

1月19日。记者从深圳市商务局获悉,2024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1.06万亿元,线上商品零售超过2300亿元,增速均位居全国大中城市前列;批零住餐行业市场主体超250万家,全年新增超28万家,规模以上企业超2万家,消费领域活力强、潜力大。2024年,深圳实施消费品以旧换新,点燃消费热潮。深圳开展汽车、家电、3C数码、智能家居、电动自行车等消费品以旧换新活动,拉动消费超420亿元,惠及消费者超500万人次。2024年全市新能源车消费增长11%,家用电器类消费增长26.8%。(来源:深圳新闻网)



机器人远程手术迎利好 深圳首个注册临床试验正式启动

1月16日,深圳首个机器人远程手术注册临床试验在深圳市妇幼保健院正式启动。据了解,远程手术为医疗资源的合理分配、偏远地区患者的精准治疗乃至整个医疗服务体系的优化带来颠覆性意义。通过远程手术,医生可以不受地域限制,实时操控手术机器人进行手术操作,实现医疗技术的共享和交流,对于提升医疗资源利用效率、改善患者就医体验具有重要价值。(来源:深圳新闻网)



配送时效提升60%!广州开启医疗物资“低空速配”

日前,一款载重5公斤,最大航程27公里,可在中雨、中雪及6级风速以下条件运行的医疗物资配送无人机在广州实现首航。医护人员将检验标本放入无人机载货舱,由操控人员确认飞行目的地及航线后,将检验标本从广州市黄埔区亚太国际健康体检中心运往第三方进行检测;随后将线上下单的药品由基药云空中云仓配送至首航仪式活动现场。据介绍,本次检验标本送检及云仓药品配送的运输距离缩短44%,平均配送时效提升60%。(来源:南方网)



促进风电产业链升级!中企海外主导开发最大能源项目在珠海开建

1月14日,中资企业海外主导开发最大能源项目英奇角(Inch Cape)欧洲海上风电项目在海油工程珠海深水装备制造基地开工建造,项目正式进入建造实施阶段,标志着珠海场地海上风电类核心建造能力进入国际领先水平。该项目建成投产后,将有助于减少碳排放,推动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也将为中欧之间绿色能源合作搭建新的桥梁,促进双方在技术、管理和市场方面的交流与合作。(来源:珠海网)



助力!香港理工大学200多件高价值专利转化

日前,由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知识产权局)指导、深圳高智量知识产权运营有限公司主办的科技成果及专利技术对接会(香港理工大学专场)在前海合作区举办。本次活动筛选了香港理工大学的200余件高价值专利参与转化对接,涵盖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新材料、人工智能、绿色节能环保等产业领域,吸引了50余家创新主体参加此次活动。通过本次活动,已有6家企业达成意向合作,预计成交金额近100万元,产业化金额将达亿元。(来源:深圳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