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务动态

产融一周看点

来源:创新产业融合促进会  时间:2025-02-17

产业资讯



航空航天


峰飞航空获 12 架大型 eVTOL 航空器订单:总金额 1.57 亿元,将在武汉汉阳开启城市飞行

2月11日消息,该公司今日宣布获得汉阳投资发展集团的 12 架大型 eVTOL 航空器采购订单并已收到订单预付款,订单合同总金额 1.57 亿元。峰飞航空将与武汉市汉阳区政府共同开展低空特种场景以及载人场景的先行示范,推动大型 eVTOL 航空器技术的广泛应用。本次采购订单包括货运机型、应急消防机型和 5 座载人机型。(来源:IT之家、峰飞航空微信公众号)



新材料


中美研究团队开发了自供电石墨烯智能传感器,可精确测量伤口愈合过程中的温度和应变

2月6日消息,中国河北工业大学和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的研究人员开发了自供电石墨烯智能传感器,可精确测量伤口愈合过程中的温度和应变。研究人员首次发现了激光诱导石墨烯的热电特性,使得此类材料可用于能量收集和温度传感等应用。该传感器利用了多孔石墨烯和热电元件的协同工作方式,使其将热量转化为电能的能力提高了近4倍,可以检测到最小0.5℃的温度变化。(来源:Tech Xplore)



自主可控,我国高端聚甲醛新材料项目中试成功打通核心工艺流程产出合格产品

2月11日消息,中国化学工程集团宣布,旗下华陆公司自主研发、设计和建设的高端聚甲醛新材料项目中试成功打通核心工艺流程,产出合格产品,各项指标数据大幅优于同类产品。这标志着华陆公司成功突破国外“卡脖子”技术垄断,实现高端聚甲醛新材料生产技术自主可控,为保障我国产业安全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来源:IT之家)



农业


中国科研团队发现作物抵抗寄生的关键基因,为粮食安全提供新思路

2月13日消息,中国农业大学、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科研团队在高粱中发现并鉴定了独脚金内酯转运蛋白SbSLT1和SbSLT2,它们负责将独脚金内酯运输到植株根际,刺激独脚金种子萌发。该团队通过敲除SbSLT1和/或SbSLT2,可降低独脚金寄生,保持作物正常生长和产量。该研究为开发抗独脚金作物品种提供新思路,有望提高全球粮食安全。(来源:生物世界公众号)



新能源


中国复旦大学研究人员开发出锂载体分子,可将废旧电池恢复健康状态

2月13日消息,中国复旦大学研究人员通过将人工智能(AI)和有机电化学结合,成功设计出从未被报道的锂载体分子——三氟甲基亚磺酸锂。该载体分子就像药物一样,可以通过“打一针”的方式注入到废旧衰减的电池中,精准补充电池中损失的锂离子,实现容量的恢复。(来源:科技日报)



人工智能与机器人


中国字节跳动公司发布新型稀疏模型架构UltraMem,可显著降低大模型推理成本

2月12日消息,中国字节跳动公司豆包大模型团队发布新型稀疏模型架构UltraMem,大模型推理成本最高可降低83%。该架构在保证模型效果的前提下,有效解决了混合专家模型(MoE)推理时的高额访存问题,推理速度较MoE框架提升2-6倍并显著降低了推理成本。该技术有效解决了MoE框架的延迟问题,为大模型的高效推理和规模化应用提供了新的技术选择。(来源:AIBASE网)



AI 新突破:扭矩聚类算法亮相,无需人工标注、自主学习准确率高达 97.7%

科技媒体scitechdaily于2月16 日发布博文,报道称悉尼科技大学的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名为“扭矩聚类”(Torque Clustering)的全新 AI 算法,不需要人工干预,可以极大提升 AI 系统自主学习和识别数据模式的能力。该算法模拟自然智能,在测试中准确率高达 97.7%,超越现有方法,有望引领 AI 学习的范式转变。扭矩聚类的独特之处在于其基于物理学中扭矩的概念,让其能够自主识别聚类,并无缝适应不同形状、密度和噪声程度的数据类型。(来源:IT之家、scitechdaily)



国内科研团队突破!人形机器人复杂场景下自由站起技术首秀

近期,来自上海交通大学、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香港大学、浙江大学以及香港中文大学的研究团队联合宣布了一项关于人形机器人技术的新突破。他们在2月12日公布的研究成果中,成功开发出一种能够让人形机器人在多种复杂场景下自主站立起来的控制技术。这项名为“学习跨多种姿势的人形站立控制”的研究,解决了人形机器人在不同姿势下站立控制的难题。(来源:搜狐网)



互联网


我会会员单位——老虎云入选天津市武清区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服务商

2月8日,天津市武清区发布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行业型(含场景型)服务商名单(第一批),江苏老虎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入选。这是续老虎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及旗下虎翅云平台,在成都、海口、长春、东莞、景德镇等地之后,又一城市把虎翅云列入智改数转、城市数字化转型等服务商。(来源:华南虎翅云公众号)



生物科学


浙大科研团队集成PLM和自动化生物工厂革新蛋白质工程范式

2月13日消息,浙江大学科研团队设计出一个基于蛋白质语言模型(PLM)的自动进化平台PLMeAE,将PLM的预测能力与自动化生物工厂的运营效率相结合,实现了蛋白质工程的自动化闭环系统。该系统在设计-构建-测试-学习循环内运作,大大提高了蛋白质进化的速度和准确性,推动了蛋白质工程在工业应用方面的快速发展。(来源:scienceAI公众号)



政策支持


工信部印发《钢铁行业规范条件(2025年版)》

为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落实全国新型工业化推进大会部署,促进钢铁行业高质量发展,工业和信息化部近日印发《钢铁行业规范条件(2025年版)》。《规范条件》立足钢铁行业高质量发展新阶段,细化符合行业高质量发展系列指标,建立分级分类管理体系,对钢铁企业实施“规范企业”和“引领型规范企业”两级评价,促进要素资源向优势企业集聚,加快提升行业整体发展水平。(来源:工业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工业司)



铜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出炉

记者2月12日从工业和信息化部获悉,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十一部门近日联合印发《铜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5-2027年)》(以下简称《实施方案》),提出促进铜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目标任务,包括到2027年力争国内铜矿资源量增长5%至10%,突破一批铜资源绿色高效开发利用关键工艺和高端新材料,培育一批优质企业等。(来源:经济参考报)



广东出台12项措施 推动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深度融合

2月11日,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推动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深度融合发展的若干措施》,通过制造业与科技、设计、物流、人力资源、电子商务、外贸等多领域协同创新,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助力建设制造强省。《措施》明确,到2027年,广东省将围绕重点产业链打造质量稳链强链标志性项目,建成180个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站点;培育200家国家级、省级工业设计中心;推动700家国家级绿色工厂落地。(来源:南方网)



大湾区经济资讯


深圳文交所全国文化大数据交易中心线上平台交易额突破100亿元

近日,深圳文化产权交易所全国文化大数据交易中心线上平台交易额已成功突破100亿元。据了解,全国文化大数据交易中心以“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核心基础设施”为定位,首创“数据确权、登记托管、交易流通、场景应用”全链条服务体系,依托区块链、隐私计算等前沿技术,构建起覆盖文化数据要素全生命周期的可信交易生态。平台上线仅两年,全国文化大数据交易中心已成功实现超过16万组文化数据资产及应用端实物资产的交易流转,成为全国规模最大、机制最完善的文化数据要素流通枢纽。(来源:深圳文化产业交易所)



深圳全面启用DeepSeek

2月16日,深圳基于政务云环境面向全市各区各部门正式提供DeepSeek模型应用服务,实现了基于DeepSeek的人工智能政务应用一体化赋能升级。此次DeepSeek部署工作是由深圳市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组织开展。DeepSeek开源模型发布后,深圳市积极拥抱新技术,基于已建成的智能算力专区和人工智能中台,快速完成了满血版模型部署,并同时提供面向最终用户和开发人员的两类服务能力,即面向政府工作人员使用的智能问答服务和面向开发人员使用的行业应用服务。(来源:南方+)



全国首个“空地协同”智慧物流运营中心在广东深圳启用,未来将构建大湾区 2 小时物流圈

2月15日消息,全国首个“空地协同”智慧物流运营中心“顺丰丰翼宝安低空智慧物流运营中心”现已在广东深圳启用,通过传统物流与低空物流在同一场地融合运营的方式提高物流时效。目前该中心的快件还需要深圳其他站点转运,而随着运营模式的优化和技术的提升,宝安区的快递可以通过无人机直飞珠海、中山、东莞等城市,构建大湾区 2 小时物流圈。(来源:央视新闻)



外骨骼机器人落地深圳野生动物园 逛园有“神器” 方便又省力

2月15日,深圳市肯綮科技有限公司在深圳野生动物园推出外骨骼机器人体验项目。这是该公司产品春节期间在泰山景区火出圈后,在深圳文旅场景的首次投放。在深圳野生动物园入园广场右侧的体验区,游客可以尝试穿戴重1.8公斤的“π”外骨骼机器人辅助游览。这款设备搭载“伺服驱动控制”“自学习运动增强AI算法”等核心技术,能够实时感知用户动作并提供动态助力。(来源:深圳新闻网)



26 分钟飞抵香港国际机场,广东广州海珠(琶洲)低空飞行运营中心将于年中投入使用

2 月 10 日消息,广州市海珠(琶洲)低空飞行运营中心预计将于今年年中投入使用。具体位置方面,海珠(琶洲)低空飞行运营中心项目位于琶洲港澳客运码头旁边,项目整体建设规模约 6000 平方米,建成后可同时起降 6 架直升机或垂直起降 VTOL 飞行器。(来源:中国广州发布微信公众号)



国内首份!“伏羲一号”获颁风渔融合网箱平台CCS入级证书

近日,位于汕尾海域内的中广核“伏羲一号”风渔融合网箱平台通过了中国船级社(CCS)组织的建造检验,获颁国内首份风渔融合网箱平台CCS入级证书。(来源:汕尾日报)



香港实现“船对船”加注液化天然气

2月14日,中国石油控股的昆仑能源有限公司在香港水域为一艘双燃料货柜船加注了2200吨超低温液化天然气。这是香港首单“船对船”海上液化天然气船用燃料加注作业。此次加注也是粤港澳大湾区互利合作、共同发展的具体体现。这次进行加注作业的船舶、气源和人员均来自深圳。为实现此次加注,香港特区政府、深圳市政府和中国石油携手合作,克服了各方在法律法规、行业规范、行政许可等方面差异,不仅实现了船舶物流“硬联通”,也促进了体制机制“软联通”。(来源: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