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务动态

产融一周看点

来源:创新产业融合促进会  时间:2025-01-15

产业资讯



航空航天


微厘空间 01 组卫星发射成功,捷龙三号海上起飞“一箭十星”

1月13日消息,据央视新闻报道,我国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今日在山东海阳附近海域使用捷龙三号运载火箭,成功将微厘空间 01 组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本次捷龙三号遥五运载火箭采用一箭十星海上发射方式,将微厘空间 01 组 10 颗卫星送入 650 公里高度倾角为 55° 的 LEO 轨道。(来源:央视新闻)



2025 年中国航天宇航发射任务“开门红”:长三乙成功发射实践二十五号卫星

1 月 7 日 04 时 00 分,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升空,随后将实践二十五号卫星送入预定轨道,2025 年中国航天宇航发射任务取得“开门红”。该卫星主要用于卫星燃料补加与延寿服务技术验证。(来源: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生物医药产业


我会会员单位——深圳普瑞金生物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获批出入境特殊物品试点企业“白名单”

近日,深圳市出入境生物医药特殊物品联合监管机制联席会议办公室在深圳市发改委网站上公示了2024年出入境生物医药特殊物品拟认定试点企业(机构)“白名单”和正面物品清单。该方案旨在通过建立联合监管机制,优化生物医药特殊物品的出入境流程,提高通关效率,同时确保生物安全和监管的有效性。全市第一批13家企事业单位获批“白名单”,深圳普瑞金生物药业股份有限公司顺利入选特殊物品出入境正面物品清单。(来源:深圳市生物医药创新产业园区)



通信


全球首例基于卫星通信链路的超远程手术成功完成


1月7日消息,日前全球首例基于卫星通信链路的超远程手术成功完成。医生和患者分处北京和拉萨,团队利用亚太6D通信卫星远程操作数千公里之外的手术机器人,对患者实施肝癌肿瘤切除手术。此次亚太6D通信卫星实现新应用,有望使远程手术迈过全面常态化、商业化临床的门槛,并实现全球范围全地域、全天候无缝覆盖。(来源:国际科技创新中心)



新能源


全球最大功率等级:中国中车“启航号”漂浮式风电机组成功吊装,达 20MW 量级

1 月11日,全球最大功率等级漂浮式风电机组 —— 中国中车“启航号”在山东东营风电装备测试认证创新基地成功吊装。“启航号”于 2024 年 10 月在江苏射阳下线,12 月中旬由射阳港出发抵达东营广利港,并采用自行走模块运输单元转运至东营测试机位,目前已顺利完成吊装。机组通过采取科学可靠的工艺措施,解决了筒节自重变形带来的组对制造难题,为海上漂浮式风机提供安全有力的支撑系统。(来源:中国中车)



自主研制:中车大连公司新一代大功率高速柴油机点火成功

1月12日消息,据中车大连公司消息,其自主研制的新一代 D180-20 型大功率高速柴油机启机点火成功。据介绍,作为该阶段的首款大功率高速柴油机,D180-20 型柴油机填补了国内 4000kW 以上自主化高速柴油机产品空白,中车大连公司称产品指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来源:中车大连)



人工智能与机器人


高度拟人化机器人 Aria 现身 CES 2025:可换脸、换发型,专为陪伴设计

1月12日消息,在 2025 年国际消费电子展(CES)上,机器人无处不在。其中,由 Realbotix 公司开发的拟人化机器人 Aria 凭借其高度接近人类的外貌和语言表达能力,吸引了大量关注。Realbotix 的机器人“专为陪伴和亲密关系设计”。她的实时对话能力得益于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由于这类机器人被设计用于“更具情感”的互动,Aria 及其同类产品有望在医院陪护和主题公园娱乐等领域找到独特的应用场景。(来源:IT之家)



哥伦比亚大学研究人员开发新型 AI 模型,可精准预测人体细胞基因表达

1月12日消息,哥伦比亚大学瓦格洛斯医学院的研究团队开发了一种新型人工智能(AI)模型 ——“通用表达转换器”(GET),能够准确预测任何人类细胞中的基因活性,从而揭示细胞的内部机制。这一研究成果发表在最新一期的《自然》杂志上,有望彻底改变科学家研究癌症、遗传疾病等的方式。(来源:IT之家)



电解质产业


中科院研发出新型固态电解质,可提升电池稳定性和安全性

1月7日消息,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研发了一种高结晶性无离子聚环氧乙烷(PEO)固态电解质,通过自适应离子扩散现象有效抑制锂枝晶生长,显著提升了固态电池的循环稳定性和安全性。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高结晶性无离子聚环氧乙烷固态电解质,可抑制因锂枝晶生长而导致的软击穿,将对称锂电池在0.2毫安每平方厘米的电流密度下的循环稳定性从20小时提高到了2500小时,并且使固态电池在1C倍率下能够稳定循环超过2000次。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储能材料》(Energy Storage Materials)期刊。(来源:科情智库)



低空经济


4200 米高空,我国首次在昆仑山开展无人机增雪作业实验

1 月 10 日,在昆仑山麓的一块平地上,一架配备云降水探测与人工影响天气作业装备的中型无人机腾空而起,在 4000 多米的高空点燃增水烟条。这是我国首次利用无人机装备,在昆仑山区开展人工增雪作业实验,将为后期业务化作业奠定基础。(来源:新疆新闻广播)



单机载重 270 公斤,国家电网无人机“大力士”试飞成功

1 月 13 日消息,近日,由浙江衢州供电公司联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研发的大载重无人机试飞成功。这标志着该公司多旋翼纯电动重载无人机应用取得重大突破,为未来电网基建施工、山地线路抢修等场景应用注入新活力。(来源:电网头条)



政策支持


四部门:培育一批数据标注龙头企业,推动数据标注服务纳入政府采购范畴

1 月 13 日消息,国家发展改革委等 4 部门今日发布关于促进数据标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实施意见中提到,释放公共数据标注需求。深化人工智能在政务服务、城市治理、乡村振兴等领域应用,编制公共数据标注目录,依法依规有序推动公共数据标注与开发利用。实施意见还称,支持公共数据赋能实体经济发展,在现代农业、智能制造、信息服务等重点领域发掘公共数据标注需求。支持跨部门、跨地区、跨层级公共数据融合应用,鼓励政府部门和企业协同开展政务大模型所需数据的标注和训练。推动数据标注服务纳入政府采购范畴。(来源:IT之家)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养老服务改革发展的意见》1月7日发布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养老服务改革发展的意见》1月7日发布。意见提出,巩固居家养老基础作用。完善老年人床边、身边可感可及的养老服务政策措施。健全家庭养老支持政策,探索为居家失能老年人建设具有连续、稳定、专业服务功能的家庭养老床位,开展老年人家庭成员照护技能培训。积极培育专业化服务机构,鼓励社区和家政、互联网平台企业等上门提供老年助餐、助浴、助洁、助行、助医、助急等多样化服务,更好满足居家照护服务需求。加快适老住宅建设,推进家庭适老化改造,支持老旧小区加装电梯,加强无障碍环境建设。(来源:新华社)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深化药品医疗器械监管改革促进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印发了《关于全面深化药品医疗器械监管改革促进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意见》立足药品、医疗器械作为治病救人特殊商品的实际特点,紧扣医药产业作为新质生产力代表产业的发展特点,在保持监管政策的稳定性、连续性基础上,适应产业创新的迫切需要,研究提出更全面的药品医疗器械监管改革举措。(来源:央广网)



大湾区经济资讯


深圳8家、广州4家!胡润研究院发布中国人工智能企业50强

1月9日,胡润研究院发布《2024胡润中国人工智能企业50强》,按照企业价值进行排名,这是胡润研究院首次发布该榜单。深圳有8家企业榜上有名,包括云天励飞、奥比中光、晶泰科技等。广州有4家上榜企业,以小马智行、文远知行和云从科技为代表。(来源:南方网)



预计2027年投入运营!深圳港首个汽车专用滚装码头开始主体施工

1月8日,深圳港首个汽车专用滚装码头——小漠港二期工程正式进入主体施工阶段。二期工程将对已建成的小漠港一期工程部分岸线进行功能调整,将现有多用途泊位调整为汽车滚装泊位,未来可满足2艘最大的汽车滚装船(9200车位)同时靠泊装卸作业需求,设计年通过能力75万辆,预计2027年建成并投入运营。(来源:深圳交通)



赛迪顾问《科技城百强榜(2024)》发布 光明科学城位列第七

近日,赛迪顾问城市经济研究中心发布《科技城百强榜(2024)》。在此次榜单中,中关村科学城排名第1,上海的张江科学城和北京的昌平未来科学城分列第2和第3位,深圳的光明科学城排名全国第7。(来源:深圳新闻网)



超400家深企亮相国际消费电子展

美国当地时间1月7日至10日,2025年全球科技界首场盛会——国际消费电子展在美国拉斯维加斯举行,吸引来自全球1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超4500家企业参展,其中中国展商超1300家。众多深圳企业奔携前沿技术、创新产品亮相,探趋势、觅商机、谈合作。据不完全统计,本届CES参展深企超过400家,共同展示人工智能、新能源、屏显、智慧出行、智能终端、AI眼镜等诸多领域的创新成果、尖端新品和解决方案。秀出“深圳智造”的硬核实力。(来源:深圳新闻网)



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先进阿秒激光设施于东莞正式开工

1月10日,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先进阿秒激光设施在广东东莞正式开工,该设施由中国科学院承担建设,共布局10条束线和22个应用终端。该项目计划用5年时间建设具有阿秒时间分辨能力和高度时空相干性特征的综合性超快电子动力学研究设施,从而实现对电子运动的跟踪、测量与操控,深入探索物质状态的演化规律,有望为我国在物质科学的前沿基础研究领域实现重大突破提供关键技术保障。(来源:南方网)



祝贺!华南理工学者在锂金属电池领域获重大进展

1月9日消息,该校严克友教授团队成功在锂金属负极界面表面构建了同时具有高电子绝缘性、高离子电导率和高化学稳定的理想型固态电解质界面,提升了锂金属电池的性能和安全性。据了解,相关研究成果已发表在学术期刊《自然》(Nature)上。该成果将为研发、制造新一代高性能锂电池、推动新能源汽车以及光伏—储能一体化等领域发展提供新的关键技术。(来源:华南理工大学微信公众号)



香港亚洲金融论坛将登场,增专场深化与中东合作

第18届亚洲金融论坛将于13日至14日在香港举行,特区政府财政司司长陈茂波12日在网志指,超过3600名、来自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金融及政商界领袖将亲临参与;论坛今年增设“海湾阿拉伯国家合作委员会专场”,探讨深化香港与中东的金融合作,促进双向资金流动。(来源:香港中通社)